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人 > 周向前
周向前
性别:传承:杨氏太极拳第7代传人
籍贯:甘肃
师承:潘树明
传人:0位直系传人
简介:  周向前,男,1974年出生,上海精武会会员,中国武术五段,杨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从小学习武术,从2010年开始,师承我的师父,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潘树明老师,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

  周向前,男,1974年出生,上海精武会会员,中国武术五段,杨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

  本人出生于武术之乡甘肃天水,从小学习武术,从2010年开始,师承我的师父,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潘树明老师,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

  本人通过多年的练习,基本上掌握杨氏太极拳的24式、27式、40式、42式、85式, 杨氏太极剑16式、32式、48式,杨氏太极刀52式和功力拳。

  通过15年的太极拳练习,本人有如下体会和心得:

1、坚持就是胜利。

  自练习太极拳以来,我本人基本上每天早上5点起床,有的时候要4:30起床,尤其是天气特别冷的时候很难爬起来。但是在我的师父潘老师和各位师兄师姐的激励之下,我还是基本上做到了坚持练习,虽然有时候也会偷懒。现在打太极拳的人从当时几十人变成了几个人,但是这几个人却是打拳最好的人,其他半途而废的人估计打的不熟练了。

  这种十几年的坚持不仅让我掌握了太极拳的套路,包括24、27、40、42、85、太极剑和太极刀,也让我领悟了很多做事的原则和道理。

  一个人一辈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就容易做成功,如果他三心二意做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都不会很成功,这就是我们精武会的精髓“惟精惟一”。我现在把“惟精惟一”这个理念做成了我做事的原则,做成了镜框放在我办公桌上,时刻提醒我只要一个人下定决心惟精惟一,就一定能够把一件事情做成功。

  坚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剩者为王”。我们打太极拳对环境要求很高,平时我们一直在世纪公园打拳,我们打拳的地方环境非常好,所以很多人都来打拳、打羽毛球等等。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担心别人会影响我们打拳,所以会好言相劝让他们找其他地方,后来发现不需要给他们说,因为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坚持超过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左右他们就都不来了,我们打拳的风水宝地还是我们的,别人拿不走。这就是“剩者为王”,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坚持不懈,任何人都会给我们让地方,所以我在这件事情上的体会就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不是别人,只要能够战胜自己,就能够干成很多很多事情。

  2、打拳要有名师引路

  我刚刚开始打拳的时候就认识了我的师父潘树明老师,师父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迟到要罚款,练拳要认真,师兄弟之间要经常切磋和讲解,要参加比赛以提高水平等。后来师父又让我们认识了师公丁水德大师,丁老师还赠送给了我他的练拳纪念册,我们还经常看丁师公的练拳视频,收获良多。后来师父又介绍了李连杰的老师吴斌老师和我们精武会的总教练王培锟教授,王教授很多次当面给我们做指导,让我们师兄弟们也都受益匪浅。

  这些优秀的老师给我们学习太极拳起到了一日千里的作用,他们用多年的经验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避免了我们走弯路,所以后来在香港和很多地方的比赛中,我们师兄弟们都是拿了金牌的。所以我的体会就是一定要跟对人,跟对名师,才能更好更快的练好拳,跟对人,做对事。

  这个经验体会在工作上也是很有启发,我在工作上就找了很多很有实力和名望的前辈进行学习与合作,导致我的工作也进展迅速。

  3、要有好的平台

  自我学习太极拳开始,我的师父就给我报名参加了精武会,我成为了光荣的精武会的会员,从此我就经常去精武会参观,用精武会的精神来激励自己,精武会的精神和宗旨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从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救国救民建立精武会,到农劲荪出钱出力,到霍元甲挺身而出为国争光,精武会成为了最有担当的巨大平台,凝聚了中国人的拳拳之心。

  后来我又参加精武会举办的武术考段,从一段到五段,每次参加考试都能够看到其他选手的龙精虎猛的样子,都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好好坚持,好好练拳。精武会通过这么多年的运作,遍及全球,是我们练拳人最大的平台,通过精武会的平台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包括以前通过精武会的会刊了解了很多全国各地非常有实力的真人真事,对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非常敬佩。

这就是平台的力量,一个孤独的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平台,那他是越来越孤独的,但是有了好的平台后,却可以施展人生的才华。精武会的平台给我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启发,我所在的公司也加入了行业协会,和很多好的平台进行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精武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以上是我的个人介绍和我坚持打太极拳15年的心得体会,我非常感谢我的师兄林江带我认识了我的师父,感恩我的师父潘树明老师教了我太极拳,带我进入精武会的世界。同时也感恩精武会的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和工作,祝福大家坚持练武,强身健体,保家卫国!